您所在位置:肠道痉挛 > 疾病症状 > > 正文 >

芳香疗法研究进展

芳香疗法研究进展

导读:近年来流行一种新的芳香吸入方式-U型鼻吸,利用鼻腔的生理结构和流体力学原理,把精油固定在缓释释放球中,置于U支架的两端,随呼吸而释放。U吸的发明,有效解决了精油的固定和随身方便携带问题,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治疗,将给芳香疗法的市场化带来新的契机。

翟秀丽等《医学综述》年3月第8卷第五期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遭受情绪压力诸如:心跳加速、头痛、失眠、焦虑、背痛、沮丧、暴怒等日益严重,这些负面情绪压力日益积累,加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轻则表现为不满现状、深感疲惫;重则不堪重负,患上严重的身心疾病,如抑郁、高血压、肥胖等。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情绪压力导致的抑郁症在全球每年约有2亿到4亿人。65%左右的美国职业人士内心都是消极情绪占上风。在中国,背负情绪压力的人口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运用恰当的方式给情绪减压,在当前显得犹为重要。

芳香疗法作为一种安全的补充和代替医疗(CAM)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1]。

1芳香疗法的应用历史

芳香疗法在最古老的文明历史中早有记载,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古埃及人使用一种众所周知的浸渍方法,从芳香植物中萃取出精油。薰香有可能是香料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古埃及人沐浴后用芳香油进行按摩,起到保护肌肤的作用。在欧洲,古希腊人向古埃及人学了不少有关芳香油的知识。12世纪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和治疗师Hildegard,写下了许多用芳香油涂在皮肤上治疗身体内部疾病的方法。例如,把紫罗兰的汁液与橄榄油和山羊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涂上药膏,也包括那些癌和病毒正在吞噬人的地方[2]在中南美洲,阿兹台克人、奥尔梅克人、印加人和玛雅人都在洗蒸汽浴和按摩时使用精油“松木油膏可以涂在胸前,治疗肺病,也可以涂在任何发生肌肉酸痛的地方。其他用香草、动物脂肪或植物油以及各种叶子制成的油膏,则用于洗蒸汽浴时的按摩[3]。”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把白干层属的植物用作医药,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利用芳香油进行按摩,一直是印度草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在十字军东侵期间,芳香油和香料的知识传入了远东和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医生Avicenna(公元年-公元年),经过多年努力,首先发明了水蒸气蒸馏法,从玫瑰花中蒸出了玫瑰油。堪称现代蒸馏法提取精油的先驱,这样使得工业化生产精油成为可能,在-年间约能生产种精油。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同样使用芳香油并创造出他们自己的药草治疗法[5]。

在东方的中国芳香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至周代就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药物学知识又有新的积累,见于文献记载的芳香药物显著增加。《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全书记载药物种,其中有不少芳香药物,如“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6]。”唐代国家药典《新修本草》补充了许多新发现药物和外来药物,如苏合香、阿魏、安息香、龙脑香等外来香药也正式收入。

宋代,芳香药物的中外交流达到了高峰,我国与印度、越南、阿拉伯等国友好往来,互赠礼物,其中含有大量的芳香药物。元代,在对外经济贸易中,芳香药物仍是主要的商品。明代,随着方药学的兴盛发展,芳香疗法的应用和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普济方》中专列“诸汤香煎门”,收集97方,并详细记载方药组成、制作、用法等,较全面地总结了15世纪以来芳香疗法的经验。

清代,芳香疗法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代表医学家为杰出的外治大师吴师机。吴师机《理瀹骈文》对芳香疗法的作用机理、辨证论治、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作了系统的阐述,使芳香替代疗法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7]。

现代形式的芳香疗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法国化学家Rene-MauriceGattefosse(-),年在一次自己家的香料实验室里他不小心烫了手,在惊慌下立刻从身边瓶子里倒出欧薄荷油涂在手上,他的手很快就痊愈并且没有伤疤。他认为这是因为欧薄荷油的奇特效果,于是对香精油的医疗特性非常感兴趣。他把这一新领域命名为“芳香疗法”,并于年出版了他的发现。近十几年来,芳香疗法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成长,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国,医院和诊所都开设了这种治疗。许多按摩诊所和Spa馆都提供芳香按摩治疗,而且在药房和健康食品店里的许多商品的标签上,也都印上了“芳香疗法”的字样,芳香疗法越来越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2芳香疗法的给药方式

精油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肠道、阴道、局部皮肤(按摩)及吸入等途径。根据研究表明,精油经口服后一般全部并快速吸收,经过门静脉进入血循环。精油的其它应用途径则不如口服途径吸收量高[8]。但从安全角度看,以吸入的方式和局部皮肤给药较为安全有效,其原因是吸入和局部皮肤方式给药时体内吸收量有限,容易控制。

芳香吸入法又可以归纳为雾化释放、加热释放、常温释放和U型鼻吸等[9]。(1)雾化释放:芳香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呼吸亚健康等疾患常用的方法,是以不同的雾化器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将液体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气流中,进入呼吸系统,进行局部湿化;同时,在雾化液中加入对性芳香物质,可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心智,消炎,解痉,祛痰等局部治疗目的。

(2)加热释放:用明火加热,即明火热源对芳香物质加热升温后,释放香氛气息,这种工艺一般在室内小面积范围内,从安全性考虑,目前已淡出市场。

(3)常温释放:常温香气释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家居、公共场所、单位办公环境、汽车用品。该产品利用类似于灯芯的纤维素物质的毛细管状物把香气从容器中吸引到空气中散香或者利用溶胶缓慢释放香气,称为常温香气释放。

(4)近年来流行一种新的芳香吸入方式-U型鼻吸,利用鼻腔的生理结构和流体力学原理,把精油固定在缓释释放球中,置于U支架的两端,随呼吸而释放。U吸的发明,有效解决了精油的固定和随身方便携带问题,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治疗,将给芳香疗法的市场化带来新的契机。

3芳香疗法的研究应用

3.1改善记忆和情绪

芳香疗法被证明具有改善记忆和情绪的作用(考虑幽静的作用),在动物性实验中特定的植物精油缓解了大鼠和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例如,在潘晓岚的试验中,进一步发现熏香能安抚大鼠的焦虑情绪,减少其攻击行为,并且提高了焦虑大鼠的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以及血红蛋白数,显示香薰还能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的免疫力[10]。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芳香疗法的作用得到了证实,在一个独立设计的研究组中,名健康成人分三组,分别暴露于含有鼠尾草精油,薰衣草叶鼠尾草精油和没有任何香气的环境中,通过标准化的测定,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鼠尾草和薰衣草叶鼠尾草香气中的成人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得到了改善,这与口服相关草药的效果类似[11]。JimboD等人的研究表明,芳香疗法可以减轻痴呆患者的精神病发病症状,在一个芳香疗法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实验中,28名日本痴呆老年病人参与实验,其中17名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实验对象早上暴露于迷迭香和柠檬精油香气中,晚上暴露于薰衣草和甜橙精油香气中,连续进行28天,在实验前,试验后,以及实验结束28天后都要利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触摸式痴呆评价(TDAS)标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治疗后在认知能力方面均显著改善,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TDAS总成绩有显著提高,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明显提高[12]。

3.2减轻女性经期和分娩痛苦

芳香疗法长期用来为妇女,特别是分娩的妇女减轻焦虑和疼痛感(注:挖掘仟仟吸,痛经很大人群)。韩国的HanSH对有经期痉挛症状的大学生进行芳疗实验,选取的67名受试者在一个总分为10的痉挛评分中均大于6分,将她们分为三组(1)实验组(n=25),(2)安慰剂组(n=20),(3)对照组(n=22),实验组采用2滴薰衣草精油、一滴快乐鼠尾草精油、一滴玫瑰精油混合于5ML杏仁油中对受试者进行腹部精油按摩,安慰剂组只有杏仁油进行腹部按摩,对照组不进行治疗,月经痉挛程度采用多维口头评分,结果显示与其它两组相比,实验组的月经痉挛症状显著降低,表明由薰衣草、快乐鼠尾草、玫瑰组成的混合精油按摩腹部可以减轻妇女的经期痉挛和痛经症状[13,14]。BurnsEE对英国年至年的位使用芳香疗法帮助分娩的妇女进行了研究分析,超过50%的妇女认为芳香疗法对她们分娩很有帮助,只有14%的妇女认为对她们的分娩没有任何帮助作用,使用芳香疗法后,产妇使用镇痛药哌替啶的比例从6%下降到了0.2%,超过8%的初产妇和18%的经产妇在使用芳香疗法后不用采用其它的常规止痛方式[15]。殷玲等在实验中发现薰衣草芳香疗法对注射缩宫素所引起的大鼠痛经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16]。

3.3改善高血压和缓解精神压力(注:幽静)

HurMH将58位处于更年期的韩国妇女分为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28),实验组采用天竺葵、玫瑰、茉莉组成的混合精油按摩腹部,每周一次,一次按摩30分钟,连续8周,对照组没有采取治疗措施,通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的收缩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芳香按摩对血压具有积极地效果[17]。董莹莹的研究显示精油吸入法与药物和饮食疗法相结合对痰湿奎盛型老年高血压有确切疗效[7]。李家霞通过实验发现薰衣草精油具有降低人血压的作用,对脉搏没有影响;而依兰精油对血压和脉搏均没有影响[18]。

ShimadaK的研究表明短时间的吸入薰衣草精油可以缓解夜班医务工作者的精神压力和内皮功能损伤[19]。在MasahiroToda的研究中,30名学生进行10分钟的复杂数学运算,然后休息10分钟,在休息过程中其中16名学生吸入薰衣草香气,在吸入实验前和实验后,收集测定所有学生唾液中应激标记物皮质醇和嗜铬蛋白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熏香前相比,16名学生熏香后的唾液嗜铬蛋白A的含量显著降低(注:是否可以测定?),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皮质醇水平在熏香组和对照组中均无明显变化,这一结果表明薰衣草香气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20]。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柠檬油的香味可以提高人的情绪,并使人放松。

Hwang,J.H.的研究显示连续吸入由薰衣草和佛手柑混合精油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理应激反应及血清皮质醇水平[21]。还有研究表明吸入苦橙花油香气可以有效降低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22]。Cha,J.-H.的研究显示吸入混合精油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23]。芳香疗法还被证实可以降低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在一个关于芳香疗法对牙病患者轻度焦虑影响的试验中,KritsidimaM等利用MDAS对位患者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与没有暴露于任何香气中的患者相比,暴露于薰衣草香气中的患者能够明显减轻他们在等待就医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紧张情绪[24]。雷爱萍等的实验也证明薰衣草熏香疗法是一种安全、简单、无毒可以降低牙科畏惧症发生的方法[25]。

也有文章认为芳香疗法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中实验样本数量偏小,实验设计严密性不足,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还有待更多临床试验验证[26]。

3.4抗菌消炎

桉树精油传统上被用于抗炎,通过呼吸道吸入来达到祛痰和防治其它感染的目的,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年有例报告)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将香薰油作为替代品用于对付这种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致命细菌。研究发现中等剂量的桉树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RA),白念珠菌起到了广谱抗生素的作用[27]。

RollerS等实验证实薰衣草精油对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RA)具有协同效应[28]。在体外研究中,芳香油的抗菌作用也得到了证实,英国布赖顿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发现百里香油能在2小时内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RA)。TyagiAK等在体外进行多种精油对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研究中发现,柠檬草精油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29]。

3.5其它应用

临终关怀,芳香疗法被应用于提高一些癌症患者的舒适感,用于治疗病人长期卧床产生的压疮、恶心、无食欲等症状,并受到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30]。还有一些研究显示精油具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例如有研究发现茶树油既有干扰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31]。孙伟等的研究表明薰衣草精油成分对鼻烟癌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32]。

沈寿东等的研究发现薰衣草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33]。姜洪芳等研究发现薰衣草精油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生成,因而可用来预防和治疗色素沉着和黑色素瘤等

4芳香疗法的作用机理

芳香疗法的作用机理目前有两个主要的假说被提出:(1)药理学假说;(2)心理学假说。

药理学假说:

药理假说认为芳香疗法通过香气作用和影响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绪,生理状态和行为。芳香物质进入肺部,被肺泡内的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以血液为载体,经过血管运送到全身各处,使体内各大系统都受益于芳香吸入疗程,散发在空气中的芳香分子,可由鼻腔、口腔进入到大脑内部,路径由鼻子→气管→肺→微血管→肺静脉→心脏→动脉→微血管→细胞→微血管→静脉→心脏→肺动脉→肺泡→微血管→循环全身,气味被证实具有药理学的作用,薰衣草香气被发现通过作用于神经元突触进而调节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环腺苷酸的形成,最终调节细胞产生生理生化反应。

心理学假说:

心理学假说提出芳香气味通过情绪学习,自觉认知,信仰/期望来对人体产生作用,其中主要的观点是人们对芳香气味的回应是通过我们的情绪经验产生的,这些情绪经验影响着我们对相应香气做出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反应,众多研究支持嗅觉情绪和行为影响的联想学习假说,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影响预期的生理情绪。例如,一种气味使人感到不适并触发焦虑情绪并引起皮肤电位的变化,只有曾经与这种气味有过不适联想的受试者才会出现这些变化,因此芳香气味产生的生理影响只是一种类似于后遗症的反应[35]。

研究还表明,个人对某种气味的喜好直接关系到他的情绪变化,例如,有研究发现只有受试者自己选择的认为愉悦的气味才能够提高他的情绪、减轻焦虑和痛苦,而一个讨厌的气味会使情绪变得更糟[36]。另外信念和期望也明显影响着芳香疗法的效果,在一个经典实验中,受试者分别处于薰衣草香味(放松气味),橙花香味(刺激气味),安慰剂(无香味仅通过心理暗示)环境中,测定受试者的心率和皮肤电导率以及进行情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什么气味中,甚至是没有气味而仅仅通过心理暗示的环境中,如果给受试者暗示他处于放松的环境中,那么他的心率和皮肤导电率会降低,如果暗示受试者处于刺激的气味环境中,那么她的心率和皮肤电导率会上升,值得注意的是4个小时的试验后,所有的受试者都认为他们的情绪提高了,这些发现说明气味本身的化学性质起着次要作用,但气味诱导受试者产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反应[37]。联想学习,经验感知和期望解释了吸入芳香气味后对人的情绪,行为,生理产生的影响,因此心理学假说是目前解释气味影响人的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反应的最好模型。

5芳香疗法的安全性研究

芳香疗法可能的风险和使用方法的安全性存在大量的争议,但总体上与治疗相同疾病的传统药物相比较,芳香疗法是安全的,很少有严重副作用的记录。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给药方式、精油种类的不同不良反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医院跟踪记录了年7月1日到年6月30日的41名误食桉树油的儿童,其中三十三名占80%的儿童没有任何症状,其中4人口服超过了30ml,只有两人又临床症状,作者认为由于个体差异即使口服相同的精油,中毒症状差异也很大[38]。

在所有的给药方式中,口服被认为是危险性最大的方式,吸入疗法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外涂按摩、洗浴足疗、吸入疗法是最常用的三类疗法。在外涂按摩疗法中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受到刺激和过敏,刺激和过敏的反应程度与给药的种类、浓度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在洗浴中导致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使用者直

接在水中滴入精油,由于水油不相容,导致浮于水面的精油不能稀释有很高的浓度导致接触者过敏,解决办法是,把香精油加入液体肥皂、蜂蜜、鲜奶或商用乳化剂中加以稀释。吸入疗法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有少数患者出现头疼、恶心的症状,离开香气源后症状很快消失。有一些精油本身存在问题,如具有光致敏作用,如果涂抹这些种类的精油会增加皮肤被紫外光灼伤的可能性,避免方法是进行日光浴、阳光充沛环境下待时之前半天时间内尽量不要使用这类香精油[4]。

虽然芳香疗法应用中很少出现严重副作用的记录,但是在用药时应该注意用药的剂量,纯度,给药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

6展望

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长久以来的芳香疗法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替代和辅助医疗手段,能够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和解决许多健康问题,包括情绪低落和认知能力下降等。精油还有希望在抗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RA),白色念珠菌以及治疗肥胖等方面发挥作用。已有数据显示芳香疗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安全的,也是很好的辅助医疗方式被大量应用,因此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很有必要的。精油对减压的作用已经被发现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研究者还需要设计跟多的实验用于研究精油的其它用途,例如治疗失眠症。目前尚未有研究证明在人类的血液或其它生理系统中含有芳香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芳香疗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如何充分阐明,在什么条件下,向谁,具体的什么芳香化学物质会改变情绪,生理和行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芳香疗法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替代和辅助医疗手段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wsae.com/jbzz/200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s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道痉挛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