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何应对中暑
中国也随着传统24节气的“夏至”的到来,炎热天气正式开始。中央气象台预报,我国南方地区将迎今年以来最大范围、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高温天数可能达10天以上。由于湿度较大,体感温度将直奔40℃以上,甚至超过45℃。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婴儿、长者、病人、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等情况下极易发生中暑。
到底怎样才算中暑呢?2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具体的化验检查可以发现血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尿中有蛋白尿和管型尿。肝、肾功能与电解质异常,严重病例常出现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电解质紊乱、凝血机制异常,血气分析可有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面对中暑情况,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3(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同时可应用氯丙嗪、地塞米松等药物降温。降温时应注意体温检测,肛温不宜低于38℃;适度给予镇静剂解除抽搐。若发生酸中毒,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若有脑水肿时给予补液的同时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等治疗。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注意:①降温勿用发汗药物,以免出汗过多加重虚脱。②纠正酸中毒的过程中及排尿增加后注意血钾浓度;有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应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的基础上给予碱性药物。③应用甘露醇时应注意给药速度,有心力衰竭时,新生儿可在60-90min内给予,剂量减少为0.25g/kg/次,剂量过大可导致渗透性肾病和颅内出血。④脑水肿时应酌情限制液量,张力不宜过高,使患儿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为宜。与其治疗,不如先行预防!4(1)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下工作、大量活动,工作环境要注意通风。(2)穿着:轻薄棉麻着装,外出时着装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3)饮料:少喝含糖饮料,因汗液里大量流失的是钠离子,应补含盐水、含钾、镁和钙盐的防暑饮料。餐中多喝些汤如绿豆汤也能防止脱水。
(4)随身药品:随身携带防暑药,如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切记把麝香保心丸等“救急”药品备在身边。(5)避免逗留封闭车厢;(6)运动:宜进行相对舒缓运动。运动后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不要用凉水冲头、淋浴,以免体表扩张的血管骤然收缩损伤心脑血管系统。冷水刺激扩张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身体的热量散发不出去而易导致中暑。运动结束后多饮淡盐开水、绿豆汤,禁大量冷饮,以免肠道痉挛。(7)饮食:注意饮食清淡。
宋代诗人王令早在《暑旱苦热》中写道: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目前暑热更甚。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护,当发生脉搏过快、呼吸困难及神志混乱等中暑征状时一定及早求医。说了这么多,小编已经口干舌燥,必须补充水分了,还有,亲们在外出游泳解暑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新杏医疗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如果想了解更多青年健康常见问题,请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白癜风早期症状转载注明: http://www.jwsae.com/xcyy/1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面了解纳米氧蒸调理身体的三个阶段六大疗
- 下一篇文章: 什么食物最解酒盘点12种果蔬的解酒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