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道痉挛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肠道菌群可能是决定癌症免疫疗效的关键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肘后备急方》有云: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并引粪汁一升,即活。“吃屎治病”这个有些惊悚的医疗手段,于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我国的医学先贤早在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创造了“引粪汁即活”的古方。在中医里,所谓“以屎入药”也为特色之一,望月砂(野兔粪便)、五灵脂(鼯鼠粪便)、白丁香(麻雀粪便)、左盘龙(白鸽粪便)等皆是中药材。而以人类粪便为药的方子,在《本草纲目》中就有20多种记载。时间一晃,多年后“吃屎治病”有了新的医学概念,叫做“粪便移植”。随着我们对人体免疫学的不断探索,“人体免疫起源于肠道”这一认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证实。人体免疫与癌症免疫治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肠道菌群与粪便移植的研究与临床试验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大放光彩,粪便移植这个看似有些“奇葩”的辅助治疗方式,已经成为了免疫治疗未来最有希望的搭档之一。

01

“粪便移植+免疫治疗”临床试验扎堆面世,PD-1抑制剂耐药或无效的患者有救了!

近日,《科学》杂志重磅公布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ErezN.Baruch教授和GalMarkel教授主持的全球第一项粪便移植逆转PD-1抗体疗效的临床试验结果。

这项临床试验使用的“神奇粪便”来自两位接受PD-1抗体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癌细胞完全消失的神效病人,这两位幸运儿无私地捐献了足够的粪便标本,后续经过一系列无毒化处理后制作成了胶囊,分发给入组的受试者。

这样临床试验入组的均是接受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单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晚期恶性黑色瘤患者:

入组后先接受72小时的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把患者原有的肠道菌群做一个清空→然后通过口服胶囊和肠镜下转移等方式,将两位神效患者捐赠并无毒化处理后的粪便标本,移植给受试者→然后继续联合PD-1抗体O药。

一共10位患者入组了该临床试验,接受治疗后3名患者肿瘤明显退缩,其中1名患者肿瘤甚至达到了完全缓解的程度。起效的患者,截至目前疗效均一直维持。

无独有偶,年2月5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Science》也发表了一篇PD-1抑制剂联合粪便移植的案例。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PD-1抑制剂有效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及其粪便情况。在用盐水和其他溶液处理后,研究者将粪便移植物通过结肠镜检送入那些对PD-1治疗没有反应患者的结肠,移植后,这些患者同样接受了PD-1抑制剂的治疗。经过治疗后,最初对PD-1抑制剂没有反应的15名患者中有6名肿瘤减少或有了长期稳定的反应。其中1名患者在两年多后表现出持续的疗效,这部分患者目前研究人员仍在追踪中。而其他4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并且一年多来没有疾病进展。这些临床中,粪便移植确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粪便移植后,再检测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确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几个成功逆转PD-1抗体耐药的病友,肿瘤再次穿刺活检后,发现大量免疫细胞浸润,抗癌免疫反应明显。

02

肠道菌群如何帮助人体免疫“精准杀癌”?它们把靶子放到了癌细胞里!

年3月22日,顶级医学期刊《Science》再次发布了一篇关于肠道菌群的文章。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会侵入癌细胞,将其独特的产物“细菌肽”留在癌细胞中,成为人体免疫细胞的精准“靶子”,实现人体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精准绞杀。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9位黑色素瘤患者的17份肿瘤样本中检测到了41种不同的细菌。特别值得我们
转载注明: http://www.jwsae.com/zysx/1366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s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道痉挛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